易結晶介質輸送泵以及管路配置的要求
文章出處: 發(fā)布時間 :2021/11/9 9:41:05 瀏覽量:1524
在鈷、鎳等濕法冶煉中經(jīng)常會遇到易結晶介質的輸送,此類介質在溫度50-70℃時呈溶液狀,含固體顆粒5%以下,當溫度降低時物料產生結晶,耐腐泵的損壞不是用壞的,而是停車后密封處結晶再啟動時造成損壞,要避免此類情況的發(fā)生,管路的設置及正確的操作尤為重要。
一、耐腐泵損壞機理
泵正常運行時工作正常,耐腐泵無泄漏情況發(fā)生,當泵停機后第二次啟動時即出現(xiàn)密封處漏液密封損壞,耐腐泵損壞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1、含固量問題。
2、物料運行時不結晶,當泵停下來后,溫度降低,當泵啟動時,結晶物未消除造成動靜環(huán)黏連損壞。
3、進口管路過長,流速過高產生汽蝕對泵的運行影響。針對以上三點,希望能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確保泵的長時間正常使用。
二、耐腐蝕泵的選用
此工況選用耐腐泵材料一般以抗顆粒耐腐耐磨材料為主可選擇用的材料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能耐介質腐蝕的不銹鋼等。密封的選用:最佳為雙端面機械密封,宙斯泵業(yè)密封型號:JZ2。最佳適用泵型號:UHB-ZK-JZ2耐腐耐磨泵,HFM-I-JZ1壓濾機專用泵
三、管路及配套系統(tǒng)設置
1、進口管路管徑應盡量使流速為0.8-1.2m/s以內,水平距離<3m為最佳,盡量減少進口管彎頭(一般不要超過2個,如有可以盡量選用45度彎頭或大圓弧彎頭)。
2、做好管道保溫,確保泵在運行、啟動時泵密封及管道內全過程不產生結晶。
3、增設管路排空口,在泵停運時及時排空防止結晶堵管或將泵結晶到一塊無法啟動。
四、操作規(guī)程步驟
第一步:往里注入50-70℃熱水循環(huán)(或注入蒸汽)加溫溶解管道結晶物約10-15分鐘(時間視操作具體情況確定,初步確定時可通過測定管道外壁溫度制定)。
第二步:開啟泵密封內沖洗水,沖洗密封面(熱水),如液體內不允許進入冷卻水,在泵開車前關閥內沖洗冷卻水閥門。內冷卻水要求溫度50-70℃,水壓0.3MPa,水量30-120L/h自來水。
第三步:開啟外冷卻水(可循環(huán)收集使用),不進入介質。外冷卻水要求:溫度50-70℃,水壓0.01-0.03MPa,水量30-80L/h不含腐蝕性干凈水。
第四步:轉動泵檢查是否正常,全開泵進口閥門,半開出口閥門(小功率的可全開),打開出口管道排氣閥門,確認泵腔內充滿液體后接通電源,投入運行。
第五步:運行與停車。
①輸送泵
如有自動停車裝置,當液體輸送完,泵腔內無壓力產生,裝置會自動停車。手動停車:當出口有止回閥時可直接關閉電源,停車,在未裝有止回閥的崗位,出口止回閥關小至1/3或關閉出口閥門的電源(目的減小返流速度)防止快速倒轉,關機關閉冷卻水,排空泵內積液。
②壓濾泵
當壓濾機打滿介質不流動時應及時關閉電源,在關閉電流后再關閉冷卻水,排空泵內積液,并打開沖洗水沖洗管路。壓濾泵最好安裝返流管以防止壓濾機壓滿后造成泵的空運轉。
具體易結晶介質崗位泵名稱:母液泵,洗水壓濾輸送泵,尾液壓濾泵,洗液去精濾泵,尾液壓濾后液輸送泵,尾液精濾后液輸送泵,母液緩沖泵, 洗水中間泵, 尾液中轉泵等。
一、耐腐泵損壞機理
泵正常運行時工作正常,耐腐泵無泄漏情況發(fā)生,當泵停機后第二次啟動時即出現(xiàn)密封處漏液密封損壞,耐腐泵損壞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1、含固量問題。
2、物料運行時不結晶,當泵停下來后,溫度降低,當泵啟動時,結晶物未消除造成動靜環(huán)黏連損壞。
3、進口管路過長,流速過高產生汽蝕對泵的運行影響。針對以上三點,希望能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確保泵的長時間正常使用。
二、耐腐蝕泵的選用
此工況選用耐腐泵材料一般以抗顆粒耐腐耐磨材料為主可選擇用的材料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能耐介質腐蝕的不銹鋼等。密封的選用:最佳為雙端面機械密封,宙斯泵業(yè)密封型號:JZ2。最佳適用泵型號:UHB-ZK-JZ2耐腐耐磨泵,HFM-I-JZ1壓濾機專用泵
三、管路及配套系統(tǒng)設置
1、進口管路管徑應盡量使流速為0.8-1.2m/s以內,水平距離<3m為最佳,盡量減少進口管彎頭(一般不要超過2個,如有可以盡量選用45度彎頭或大圓弧彎頭)。
2、做好管道保溫,確保泵在運行、啟動時泵密封及管道內全過程不產生結晶。
3、增設管路排空口,在泵停運時及時排空防止結晶堵管或將泵結晶到一塊無法啟動。
4、設置熱水沖洗管路。在泵開機前用熱水對管道內部進行循環(huán),加溫或通過加蒸汽的方法加溫,并且在泵的密封部位注入50-70℃溫水以沖洗密封部位的結晶物確認溶解后再開泵(一般加熱10-15分鐘)。
四、操作規(guī)程步驟
第一步:往里注入50-70℃熱水循環(huán)(或注入蒸汽)加溫溶解管道結晶物約10-15分鐘(時間視操作具體情況確定,初步確定時可通過測定管道外壁溫度制定)。
第二步:開啟泵密封內沖洗水,沖洗密封面(熱水),如液體內不允許進入冷卻水,在泵開車前關閥內沖洗冷卻水閥門。內冷卻水要求溫度50-70℃,水壓0.3MPa,水量30-120L/h自來水。
第三步:開啟外冷卻水(可循環(huán)收集使用),不進入介質。外冷卻水要求:溫度50-70℃,水壓0.01-0.03MPa,水量30-80L/h不含腐蝕性干凈水。
第四步:轉動泵檢查是否正常,全開泵進口閥門,半開出口閥門(小功率的可全開),打開出口管道排氣閥門,確認泵腔內充滿液體后接通電源,投入運行。
第五步:運行與停車。
①輸送泵
如有自動停車裝置,當液體輸送完,泵腔內無壓力產生,裝置會自動停車。手動停車:當出口有止回閥時可直接關閉電源,停車,在未裝有止回閥的崗位,出口止回閥關小至1/3或關閉出口閥門的電源(目的減小返流速度)防止快速倒轉,關機關閉冷卻水,排空泵內積液。
②壓濾泵
當壓濾機打滿介質不流動時應及時關閉電源,在關閉電流后再關閉冷卻水,排空泵內積液,并打開沖洗水沖洗管路。壓濾泵最好安裝返流管以防止壓濾機壓滿后造成泵的空運轉。
具體易結晶介質崗位泵名稱:母液泵,洗水壓濾輸送泵,尾液壓濾泵,洗液去精濾泵,尾液壓濾后液輸送泵,尾液精濾后液輸送泵,母液緩沖泵, 洗水中間泵, 尾液中轉泵等。